【嘉宾推荐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推荐|大会嘉宾邀约|品牌代言背书

2025/04/18   点击次数:17

诺贝尔物理学奖自设立以来,一直是全球科学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。它旨在表彰那些在物理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、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。这些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科学的边界,也为现代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
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推荐


Arthur B. McDonald

阿瑟·麦克唐纳


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阿瑟·麦克唐纳


阿瑟·麦克唐纳(Arthur B. McDonald)是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,他与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共同获奖,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中微子振荡方面所做出的贡献。


麦克唐纳领导的萨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(SNO)通过实验观测证实了太阳中微子在抵达地球过程中会发生振荡,转变为其他类型的中微子,从而证明了中微子具有质量。这一发现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物理学界的“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”,还对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,为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。


Didier Queloz

迪迪埃·奎洛兹


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迪迪埃·奎洛兹


迪迪埃·奎洛兹是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,他与米歇尔·马约尔因发现第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51 Pegasi b而获奖。这一开创性成果不仅证实了太阳系外存在行星,还开启了人类对系外行星的探索之旅,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。


奎洛兹现为剑桥大学教授,长期致力于系外行星和恒星物理学研究,成果丰硕。近年来,他多次访问中国,积极开展学术交流,2024年11月,他访问了西北工业大学,并被授予该校名誉教授称号。此外,他还做客华中科技大学,为师生带来关于系外行星探测的专题报告,激励了众多科研人员和学生投身天文学研究。


Pierre Agostini

皮埃尔·阿戈斯蒂尼


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皮埃尔·阿戈斯蒂尼


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皮埃尔·阿戈斯蒂尼(Pierre Agostini)因在“为研究物质中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”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奖。阿秒光脉冲是一种极短的光脉冲,其时间尺度达到了百亿亿分之一秒,能够帮助科学家“拍摄”到电子在原子和分子中的快速运动,为研究物质内部的电子动力学提供了全新的工具。


2024年11月3日,阿戈斯蒂尼教授受聘为南开大学名誉教授,并与南开大学共同成立了“皮埃尔·阿戈斯蒂尼超快光学与应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”。这一合作标志着世界顶级科学家与一流大学的强强联合,旨在推动超快光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人才培养。此外,他还访问了北京大学,并在“南开大学外国专家大讲堂”上分享了阿秒脉冲的起源和应用,展示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巨大潜力。


Anton Zeilinger

安东·蔡林格


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安东·蔡林格


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安东·蔡林格(Anton Zeilinger)是奥地利著名量子物理学家,他与阿兰·阿斯佩(Alain Aspect)和约翰·克劳泽(John F. Clauser)共同获奖,以表彰他们在“纠缠光子实验、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”方面的杰出贡献。


安东·蔡林格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工作。他首次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实验验证,这一成果被认为是量子信息实验研究的“开山之作”,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

蔡林格与中国在量子领域有着紧密的合作。他与中国科学院等机构长期保持交流与合作,参与了“墨子号”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项目,并成功实现了北京与维也纳之间的量子保密通信,该成果入选了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“2018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”。


Alain Aspect

阿兰·阿斯佩


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阿兰·阿斯佩


阿兰·阿斯佩(Alain Aspect)是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,他与约翰·克劳泽(John F. Clauser)和安东·蔡林格(Anton Zeilinger)共同获奖,以表彰他们在“纠缠光子实验、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”方面所做出的贡献。


阿斯佩目前是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和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教授,还与团队证明了单个光子的波粒二象性,并在原子光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
阿斯佩与中国学界也有着紧密的联系。他的首位中国博士后常宏曾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工作,两人在量子光学和冷原子物理领域有着长期的合作。


Donna Strickland

唐娜·斯特里克兰


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唐娜·斯特里克兰


唐娜·斯特里克兰(Donna Strickland)是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,她与法国科学家热拉尔·穆鲁(Gérard Mourou)共同因“研发高强度、超短光脉冲的方法”获得该奖项。斯特里克兰是历史上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。


斯特里克兰目前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教授,长期致力于超快激光与光学科学领域的研究。她与穆鲁共同发明的啁啾脉冲放大(CPA)技术,为产生高强度、超短光脉冲铺平了道路,这一技术不仅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,还带来了广泛的工业和医疗应用。


在中国,斯特里克兰也受到了广泛关注。2019年10月,她曾访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中心,并与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。